本期推荐|敦煌福兽连年:瑞兽香云轻袅 华堂绣幕低垂
发布时间:2025-06-28 18:03:24      点击次数:27
敦煌,大漠深处的一卷千年诗篇,敦煌榆林窟幽暗的洞窟中,四只神兽静候了千年——东披上的翼马踏云欲飞,青狮威严踞守,凤鸟衔绶展翅;025窟西壁的白象缓步徐行,驮着菩萨的慈悲。它们曾是佛教艺术中的神圣符号,如今化身为一组承载美好祈愿的福兽桌旗,即将点亮现代生活的案头空间。


Z1-1.jpg
翼马|榆林窟003窟·主室东披        

榆林窟003窟东披上的翼马形象,肩生双翼,通体矫健,融合了波斯萨珊王朝装饰风格与中原本土艺术语言。翼马踏云而来,马身健硕,双翼舒展,似从天际掠过的流火。

青狮·智慧威猛的佛国守护

榆林窟003窟东披青狮是文殊菩萨坐骑的化身,昂首怒目,鬃毛如火焰翻卷,尽显百兽之王的威严。在佛教传统中,青狮象征 “智慧威猛” ,以狮吼震醒众生迷惘。敦煌壁画中的狮子形象经历了从希腊化艺术到佛教艺术的嬗变。从早期牵狮人、骑狮人到文殊菩萨坐骑,狮子形象逐渐融入中华文化系统。

凤鸟·尊贵祥瑞的百鸟之王       

榆林窟003窟东披凤鸟延续了敦煌艺术中经典的鸡头、蛇颈、展翅造型。在敦煌壁画中,凤鸟 “只展示其美丽的一面,显示的是尊贵的地位,寓意的是吉祥的祝愿” ,象征“和谐美满、涅槃重生”从西王母銮车前的引路者到华盖上的金饰,凤鸟始终是权力与祥瑞的象征。

六牙白象·普贤愿行的庄严承载        

取自榆林窟025窟主室西壁的普贤变相,这尊 “足踏莲花,俯首贴耳” 的白象背负摩尼宝珠,在昆仑奴的引导下缓步前行。六牙在佛教中象征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菩萨修行的六种法门。中唐时期的画师以细腻线描塑造其温厚而不失庄严的气质,成为唐代以降象题材的典范,配以敦煌特有的卷草纹,传递「吉祥安康、厚德载物」的祝福。

敦煌福兽连年_04.jpg敦煌福兽连年_05.jpg

为了适合更多的家居环境,我们在配色上也提供了苋菜红、瓦松绿和碧城蓝三种敦煌色,为您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苋菜红

取自敦煌壁画中朱砂矿物的热烈色调,尤以盛唐时期洞窟为最。朱砂色在佛教中象征“吉祥与喜乐”,亦是皇家御用之色。作为桌旗主色,苋菜红既保留盛唐气象的端庄,又以低饱和度呈现现代雅致。


敦煌福兽连年-苋菜红-尖角.jpg


瓦松绿

灵感来自鸣沙山脚下瓦松植物的苍翠,呼应榆林窟003窟壁画中绿洲的生机。绿色在佛教中象征“生长与希望”,亦是密宗曼荼罗的常用色。瓦松绿点缀于青狮、莲花等纹样中,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为桌旗注入自然灵韵。


敦煌福兽连年-瓦松绿-尖角.jpg
碧城蓝
取自敦煌天空的澄澈与壁画中青金石颜料的深邃。青金石色在佛教中象征“智慧与纯净”,亦是敦煌壁画中“飞天”衣袂的经典用色。碧城蓝用于白象、流云等纹样,如月光倾泻,寓意“澄明心境”。其与朱砂色的碰撞,再现敦煌壁画的“金碧辉煌”之美。
敦煌福兽连年-碧城蓝-尖角.jpg


一席敦煌福兽桌旗,是写给生活的情书,亦是献给文化的颂歌。当翼马掠过餐盘,青狮镇守杯盏,凤鸟衔来祥云,白象驮着福运——千年敦煌的呼吸,就此融入烟火日常。愿它成为您家中“看得见的文化,触得到的吉祥”。




您感兴趣的新闻
上一条:本期推荐|觥逸:一席承古韵,茶酒叙千年
下一条:没有了

返回列表

版权所有2022 © 郑州爱奇葩数码印艺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云鼎大数据
google-site-verification=A5xFmbO-V-uy8uXS2WsE8CKJeCUV3cOJom6SS1LC_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