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嘉宾:爱奇葩数码印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轶红
访谈话题:布艺文化
我在印染和布艺文创领域摸爬滚打20多年,见证了传统印染行业的变革,也亲身参与、推动着爱奇葩数码印艺有限公司的成长。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爱奇葩那些别具特色的布艺文创作品背后的故事。
2001 年,我所在的郑州鸿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研发制造数码喷墨墨水,经过多年发展,跻身中国喷墨行业前三甲。2013 年,鸿盛已有五项纺织品喷墨墨水发明专利。爱奇葩数码印艺有限公司作为新型数字印染技术的示范工厂由此应运而生,在为印染行业提质升级的路上,爱奇葩定位是特色纺织文创品。我们依托鸿盛母公司的技术优势,拥有数字化柔性生产线和先进的数码印花技术,攻克了以往传统印染在图案呈现上的诸多限制,复杂的、很难还原的图案的印制,比如我们复刻古代书画作品到纺织品上时,那一笔一划、浓淡墨色,都如同原作般生动,色彩也鲜艳持久,水洗后依旧清晰如初。数码印花技术绿色环保,符合当下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与河南博物院、河南卫视等文化机构展开创意联动。我们像寻宝一样从青铜器的纹路中 "萃取" 传统符号,把陶瓷釉色的自然肌理化作布艺的温柔笔触,让古老文物的独特韵味通过布艺文创重新焕发生机。河南春晚《唐宫夜宴》里的华美服饰,国际旅游市长论坛的国风帆布包,都是爱奇葩的“得意之作”。当唐代服饰的飘逸裙摆、精致花纹印在茶席、抱枕、帆布包上,传统文化以一种新颖的形式走进现代生活。
在借助外部文化资源的同时,我们还从传统艺术形式中提取经典元素。古代书画、唐三彩以及三星堆的龙型纹样、巩义石窟寺千佛龛中的飞天和宝相花,都是我们的灵感源泉。公司设计师深入研究传统艺术,把书画中的山水意境、人物神态,唐三彩的色彩搭配、造型特点等巧妙地运用到产品设计中。我们有一款以《清明上河图》为灵感设计的长形茶席,通过数码印花技术,将画卷中的市井繁华完整地呈现在茶席上,客人在品茶时,仿佛能穿越到北宋的热闹街市,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爱奇葩的文创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文化内涵深厚。每一件产品都不是简单的布料加图案,而是承载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茶席、抱枕、坐垫,可能采用了古代建筑雕梁画栋上的图案,传递着古人的智慧;马面裙上的图案,也许是从民间剪纸、刺绣、扎染、木雕中汲取的灵感,展现着民俗文化的魅力。这些产品不仅仅是生活用品,更是文化的传播者,让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坚持原创设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和生活需求。比如,公司设计的一款带有传统云纹图案的手提包,在色彩上摒弃了传统的厚重色调,选用了清新淡雅的中国传统色系,既保留了云纹的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年轻人追求时尚、简约的审美。包的款式也采用了流行的简约风,方便日常携带,让传统元素在现代生活中毫不违和。
2021年4月,河南兰考县举办首届桐花节,为给活动打造别具一格的礼品,我们公司的设计团队专程奔赴兰考,深度探寻当地文化脉络,将娇艳的桐花元素巧妙融入丝巾设计之中。当2000多位参会嘉宾都佩戴上淡紫色的桐花丝巾,兰考人民广场仿佛一片花海。2019年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在郑州召开,爱奇葩制作的具有民族特色伴手礼送给近万名运动员和教练员。2021年,我们为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订制的以土家族西兰卡普绣品纹样为地域特色的布艺品的围巾。几年来,我们已先后为各类客户精心制作超过一百三十多万件具有文化底蕴的布艺品,用匠心诠释服务的无限可能。
回顾爱奇葩的发展历程,这些特色纺织文创作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坚持和对高科技数字印染的追求。未来,我们会继续深挖文化宝藏,不断创新设计与技术,让更多人通过纺织文创,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的魅力,用布艺讲述世界文化,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上一条:让艺术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爱奇葩&晨露莲芯携手共探艺术衍生品之路
下一条:没有了 |
返回列表 |
版权所有2022 © 郑州爱奇葩数码印艺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云鼎大数据